建筑墙体渗漏的质量鉴定分析及防治办法
摘要:基于墙体的渗漏原理,分析施工过程中各种建材、构件结合位置造成墙体渗漏的成因,提出在砼柱墙板与砖墙连接部位、窗框与墙体连接部位、悬挑脚手预留孔处以及外墙配电箱体处施工时对施工材料及施工方法选取上防治渗漏的措施
关键词:墙体裂缝;墙体渗漏;质量鉴定;防治
目前框架结构住宅楼墙体裂缝、外墙框架结构梁与砌体维护墙间裂缝引起的房屋外墙渗漏、窗框与外墙交接部位渗水等现象,不但严重影响了房屋的使用功能及寿命,还影响了房屋的外观,后期维修难度大。主要是由于在建筑施工中外墙防渗漏质量控制不严格及防渗漏施工工艺不成熟造成的。
随着江苏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民用建筑、商用建筑以及综合性建筑纷纷开始。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1、渗漏部位分析
建筑墙体渗漏的出现,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中,基本上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从渗漏部位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地方:
1)楼板与墙脚的结合位置,该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将精细化的内容贯彻执行,很容易造成工作的较大偏差,并且造成的裂缝现象、施工材料损失现象等,都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出现渗漏的概率相对较高[1]。
2)墙体与框架柱体的结合位置。该位置出现渗漏,与施工不严密现象存在很大的关联。现下的多数建筑工程,都会将墙体设计、框架设计相互结合来完成,但是仅仅从理论上出发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实践上积极的改善,倘若完全的按照硬性标准实施,并不容易得到理想的效果[2]。
3)窗间墙与窗框的结合位置。该位置出现渗漏的概率是最高的,并且很容易对室内的空气流通、湿度、温度等,都产生较大的影响,是日后需要重点解决的对象。
2建筑墙体渗漏的机理
在建筑工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墙体渗漏的出现,一方面说明建筑工程本身还是有待健全的,另一方面说明在某些因素的应对上,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分析、研究,否则很容易出现恶性循环的现象。通过对建筑墙体渗漏的机理进行分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渗漏的内部存在现象做出透彻的了解,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次发生。经过大量的讨论与分析,认为建筑墙体渗漏的机理,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墙面在遭受到雨水的侵蚀作用后,雨水本身表现为流动的状态。在夏季来临时,雨水的降落还会与风压共同作用。在此种情况下,外墙面遭受到的压力水作用表现明显,由此导致墙体渗漏现象的出现[3]。
2)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操作过程中,外墙的砌砖梁体底部的嵌入工作当中,在密实度方面,没有按照最标准的工作来开展,由此导致密实度本身出现了严重不足的现象,由此出现了渗漏的问题。除此之外,针对墙体与柱体的连接部位抗裂构造措施不到位,在抹灰工作结束一周后,有可能会出现裂缝的现象,如果此时没有开展有效的处理,则比较容易造成渗漏问题。
3)在外墙砖的使用过程中,表现为空心砖的特点。该种砖体的本身材料,表现为大量的孔隙现象,空心砖在实施过程中,外表的尺寸相比一般的砖体更加庞大[4]。
所以,很多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都没有办法较好的保证空心砖全部有效的堆砌处理,针对竖向灰缝砂浆饱和度的控制,难以达到最高的水准,由此很容易造成建筑墙体渗漏的问题。
3墙体渗漏的成因
在近几年的建筑工作中,墙体渗漏问题的出现,已经引起了很多领域的高度关注,如果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并且仍然按照传统的方法来控制,那么很容易在今后的工作中,造成强烈的安全隐患,产生的安全威胁是比较严重的。针对建筑墙体渗漏的成因进行分析后,认为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层面上:
1)楼板层与墙脚结合位置的渗漏问题,主要是因为存在缝隙的现象。同时,在调查后发现,有些工程针对该部分的施工,并没有特别的关注,促使墙体在吸附水分以后,会自然而然的向着墙体的底部进行沉积,由此造成了渗流的情况。建筑墙体渗漏的发生,在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之前的施工过程中,对于细小的裂缝,或者是一些比较隐性的渗漏,没有做出较高的关注,这就直接导致一些隐患出现了埋藏的现象,再加上后期的一些粉饰操作,建筑墙体渗漏的问题更加不容易发现,在外界因素触发以后,渗漏问题将会表现的非常严重[5]。
2)墙体与框架结合位置的渗漏成因,与高度方面的因素具有很大的关联。一般而言,在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中,会针对沿柱高度上,有效的设计拉结筋,由此来确保墙体和柱体的连接处理。可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拉结筋在墙体当中的锚固长度表现不足,进而造成墙体、柱体的严重脱离现象,进而造成裂缝的问题,最终演变为渗漏现象。我国当下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夏季来临时,暴雨的次数表现增加,墙体与框架柱体结合位置的渗漏,如果得不到良好的解决,将很容易造成恶劣隐患。
3)窗台与窗框结合位置的渗漏成因,与施工工艺存在较大的关系。在多数情况下,窗框的安装工作,是在墙体砌筑施工结束之后、粉刷工作开展之前来完成的,需要在预留的窗洞当中进行有效的安装处理。为了能够在施工当中加快进度,针对窗洞与窗框之间的缝隙处理,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水泥砂浆进行填塞来完成,如果砂浆本身的饱和度不够,那么填塞工作就很容易出现裂缝,届时造成的渗漏会非常的突出。
4)外墙保温层与墙体粘贴不密实,产生空鼓积水造成外墙渗水。
4建筑墙体渗漏的防治
我国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对于建筑工程依赖性较强,如果没有将墙体渗漏问题做出积极的防控和治理,势必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长久发展,对未来的成就而言,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于建筑墙体渗漏的防治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外墙渗漏部位主要集中在砼柱墙板与砖墙连接部位、窗框与墙体连接部位、悬挑脚手预留孔处以及外墙配电箱体处。预防渗漏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主体施工阶段就必须采取措施,拿出合理防治方案,形成全面设防。
4.1外墙砖砌体施工控制措施
1) 外墙加气砼砌块应设置腰带,主梁(板)下口时停止施工,在砌体充分沉降后(一般14d)用斜砖砂浆填充饱满。如图1所示
2) 砌体应双面勾缝处理,并在砌筑时作挤浆处理,确保砂浆饱满,阻断渗水通道。
3) 墙与墙交接处的构造柱的砼应振捣密实,宜采用不少于三道的步步紧加固。
4.2 装修阶段控制措施
1)外墙防水基层处理:施工要求平整、牢固、干净、无明水,阴角应做成圆弧形。
2) 砼构件表面应用1:1:1水泥基聚合物机械喷浆作为结合层。
3) 砌筑外墙的砖应检查到位,凡表面有外观缺陷的应更换。
4)外墙面的脚手架穿墙孔洞,在外墙装修施工前,应用大于孔洞1-2mm冲击钻清除孔洞内杂物,形成喇叭口后,用1:2防水砂浆封堵。
5)外墙施工完成后,应按要求做淋水试验。如有渗水现象,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4.3 外墙窗框周边防渗漏措施
外墙窗框边渗漏现象较为普遍,是外墙防渗漏的重点、难点。
1) 考虑到窗下坎很难塞缝密实。因此,窗框在安装前必须先用掺有膨胀剂的防水砂浆填塞下框凹槽,待砂浆由足够强度后方可安装窗框。框体与墙间隙应有3公分,待框体周边清理干净后再用掺有膨胀剂的防水砂浆分两次挤实、压光,然后在外侧作防水处理。
2)窗台抹灰应内高外低,使窗台保证有一定的坡度,不能积水。下坎作滴水线处理,滴水线的宽度、深度均不小于10mm。
3) 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
加强对框体周边封堵工作的交接检。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结语
本文对建筑墙体渗漏的质量鉴定分析、防治展开讨论,现下的多数建筑工程中,能够将墙体渗漏工作较好完成,未表现出严重的不足和冲突,各项工作的开展,基本上都是在体系化的标准上来实施的。日后,应该对墙体渗漏开展深入的分析,从多个方面观察渗漏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及时的采取干预手段来处置,推动建筑工程的价值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桂琴. 浅析房屋建筑墙体渗漏原因及解决办法[J]. 科技与企业,2013,(11):170.
[2]丁银生. 论房屋建筑墙体渗漏原因与处理建议[J]. 城市建筑,2013,(02):212.
[3]李孝购. 论房屋建筑墙体渗漏原因与处理建议[J]. 现代装饰(理论),2012,(09):20.
[4]钟令森. 房屋建筑墙体渗漏的处理[J]. 建材技术与应用,2011,(07):35-36.
[5]牛丽霞. 关于房屋建筑墙体渗漏水防治措施的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298.